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傳奇破滅。


這一年,香港並未有靜下來。高鐵撥款與政改方案總算告一段落,菲律賓人質慘劇當中政府更聲名大噪。唯獨房屋政策,似乎一直未得以解決。香港樓市泡沬,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自從去年鬧出天匯一案後,更揭示了特區樓市背後有內地富戶在港炒賣房屋,間接導致樓市高企;同時發展商亦有暗地推高樓價之嫌。面對樓價高漲,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要求復建居屋;二元化的立法會重現跨黨派合作,重申選民心聲;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亦公開跟政府唱反調支持居屋重臨。大家都期待著。引頸以盼的《施政報告》出爐,換來的,是一堆失望。除了特首招牌承諾「絕不手軟」外,我們更有鄭汝樺局長的忽然哲學 - 「唔係買樓先有幸福」。

《施政報告》云云措施中,尤以「置安心計劃」最為曾蔭權推祟,甚至將它稱為「優化版居屋」。跟居屋計劃迴異之處在於新項目「先租後買」的設定,好讓成功申請人士有七年時間考慮購入單位。不過,政府為「試市場反應」,打算分批興建5000個單位。首千個樓盤,最快亦得待二O一四年方能落成。換而言之,這四年建築期內,置安心根本不會直接改變樓價問題。另一方面,假如四年後樓價持續上揚不下,一千個單位供應又如何足已影響樓價呢?自從財政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中發出「九招十二式」監管樓宇買賣後,香港樓市並未有大覆回落跡象。相反,七、八月期間有多幅地皮被發展商以近乎天價購入,從而牽動樓價不斷攀高,樓市降溫之期只怕遙不可及。

在日前公開論壇上有學生不甘「置安心計劃」力度不足,受惠圈子狹小。鄭局長因而提出「唔係鼓吹買樓先有幸福」的意見。這句話可以從朋友從父母從老師道出,卻不應出自一個矢志強政勵治的政府官員的口中。要是政府積極將樓市價格作出調控,有決心勝出這場針對富戶的硬仗,它便毫無理由發出如斯軟弱乏力的信號。因為在傳統的教化下,「衣、食、住、行」是基本需求。亦只有買樓,方可省去租戶面對「居無定所」的窘局。只有安居樂業,才可凝聚普羅大眾的向心力。道理簡單,「鬼佬」麥理浩明白,身為中國人的曾蔭權焉可不知?

「地產霸權」在背後操縱市場甚至多番影響政策制定,政府一方面得不到民眾支持,另一方又不敢公開跟發展商開戰。如此跛腳鴨的行政架構足以維持多久,著實惹人生疑。不過曾班子近年施政連番失利,行政立法關係日益緊張,強政勵治的傳奇只怕早已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