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

印尼越南增軍備 地區安全添變數


去年南海主權紛爭使中國東盟的外交關係變得緊張,美國更藉此機會措辭「重返亞洲」,導致東南亞國家聯手抗衡中國之說甚囂塵上。雖然近日地區國家紛紛轉移視線到北韓,東盟國家並未因而鬆一口氣。近日,印尼對外宣佈大量增購軍備,而越南亦開始致力研發戰艦。當然相關武裝對中國未必構成重大安全威脅,然而兩國舉動正好暗示中國與東南亞的互信停滯不前。

過去十年,印尼中央政府把政制改革放在首位,擔心軍方勢力過盛,重現奪權政變的隱憂,因此軍事現代化一直不獲中央注視。最近,印尼國防部長表示將會購入坦克、潛艇、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等,日前更向俄羅斯訂購了六架多用途戰機,大大展示軍部氣燄,更有分析指印尼正逐部重拾地區領導地位。東盟成立初期不願意向美蘇任何一方低頭,印尼身為東盟創立國之一,在非共即資的冷戰時代下,印尼不結盟的態度以及軍事實力讓她成功主導東盟外交方向。不過,冷戰結束後,印尼受制於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國內挑戰,頓時失去領導者風範。印尼與華雖然在經貿上多有合作空間,然而東南亞國家亦最介意在主權問題上作出任何妥協。重拾軍事強盛不但為國內軍方爭面子,更展示印尼擁有實力贏取盟友信心,重新執掌東盟地位。

另一邊廂,越南海軍逐步現代化,不但從法國購買兵器,國營造船廠的首艘自製軍艦更正式下水。越南海軍發言人明言,新艦主要負責捍衛領海,島嶼及大陸架。越南增購軍備的原因遠較印尼簡單,鼓勵本土重工業生產尚屬次要,更重要的是與中國在南海主權紛爭鬧僵了,故此選擇武裝化自己,展示自己有決心不會在爭拗上退縮。自二OO九年開始,越南在南海爭議上變得主動,不但積極拉攏跨國企業合作開採石油,更與美國達成多項軍事協議,容許美軍在越南金蘭灣(Cam Ranh Bay)進行補給。中國一直不願意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偏偏越南主動邀請美國介入,自然惹來中國解放軍及外交部不滿。

以往數十載,東南亞國家大部份由軍人統治,絕非今時今日的文人掌權,更遑論民主政體。故此軍隊主要有兩大用途,一是肅清國內異見份子,二是作為穩定地區安全的首要工具。雖說東南亞國家極大部份都是前殖民地,對歐美國家嗤之以鼻,但邊界劃分模糊卻成為區內國家覬覦對方領土的誘因。所以冷戰結束前,東盟成員國的最大敵人就是其盟友。後冷戰時代,中國威脅雖然為地區安全帶來不穩,卻成功為東盟國家製造明確目標─抗衡中國軍事挑戰。如今南海紛爭纏繞不清,國家選擇武裝自己迎接中國,再加上美國、日本、印度紛紛插手事件,大大增加了擦槍走火的危險。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

安華獲釋素姬參選 東南亞民主風再起


先後兩日,馬來西亞與緬甸的政壇都發生了變動:吉隆坡高等法院宣判大馬反對派領袖安華三年前涉及的另一宗雞姦案由於證據不足,獲得無罪釋放;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日前則對外確認,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將會競選四月舉行的國會議席補選。兩名反對派領袖如此高調重返政治舞臺,自然為當地政治發展及體制改革推波助瀾。不過,與中東波不一樣,假如兩地政壇成功開放,當權者的貢獻功不可沒。

安華獲釋後,反對派陣營民聯聲威大振,並揚言腐敗的政府將被基層力量推翻。反對派在過去一年間勢力逐漸擴大,去年七月更在吉隆坡籌備「淨選盟2.0」遊行(Berish 2.0),向大馬政府要求改革選舉制度。事件最後招致極大迴響,親政府組織的參與以及大馬警方的鎮壓行為不但削弱執政黨巫統國內的威信,而且國際媒體一致發表輿論批評政府手法不當,破壞馬來西亞的民主制度。反對陣營從中站在道德高地,賺取不少同情分有利日後選舉。

緬甸軍政府執政期間造成民不聊生,加上昂山素姬先天的特殊身份(開國昂山將軍之女)及後天悲劇的政治命運,為反對派陣營立下不少優勢。去年九月,新政府面對國內民眾壓力,被迫放棄興建與華合作的水力發電站。總統登盛(Thein Sein)回應有關決定,指出這是根據「人民意願」的答覆,與傳統作風迥然不同,甚有怯於反對聲音之勢。日前,昂山素姬重新接任黨主席,宣佈出選國會補選,故勿論是勝是敗,短期內都有助反對黨凝聚力量。

相比起中東波由下而上式的政治革命,馬緬兩國政府似乎更加明暸民眾示威力量銳不可擋,分別對國內異見聲音主動作出讓步。國內安全法在大馬執行了接近半個世紀,被外間認定是打壓反對聲音的惡法。大馬首相納吉(Najib Razak)經歷了「潔淨盟」後,痛定思痛,在幾個月後宣佈廢除該法。今次對安華事件中,納吉亦標誌自己並未有干擾司法機關栽決,種種決定有助確立該國民主化。

至於緬甸政府的改革開放措施比起馬來西亞來得更急速大膽。登盛上臺後幾日,緬政府便釋放昂山素姬,並且不斷釋出其他政治囚犯,減少針對私營媒體機構的檢察等等。而且登盛對昂山素姬態度尚算積極,不但沒有阻撓她進行全國訪問,更表示歡迎後者加入政府擔任要職。

當然,兩地政府的開放取態與國內政治形勢有關:納吉希望透過政經改革嬴取雪州政權,鞏固巫統地位;登盛則希望在政治改革上作出讓步對西方釋出善意,換來其他國家放棄制裁甚至協助國內經濟發展。

2012年1月9日星期一

新加坡菁英管治的政治經濟學


上周四,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佈接受國內政治職位薪金檢討委員會的建議,將於一月十六日向國會提出動議,包括他在內所有政府高級官員將接受薪酬下調的命運。李顯龍的年薪將減幅百分之三十六,收入從二百三十萬美元減至一百七十萬;總統及國會議長的年薪減幅更超過一半。儘管如此,李顯龍仍然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國家領袖。新加坡雖然不過彈丸之地,不過國家素以廉潔治國見稱,高薪政策實在功不可沒。

新加坡現行的政治職位薪金的主要計算方法,從一九九四年開始沿用至今。部長職位的工資主要參考國內銀行家、會計師等六門專業各最高薪金的首八人收入的三分之二,然後補送養老金以及其他津貼、花紅等等。反對派人士一直指責現行制度與私人企業掛鉤,政府只會推行有利富商的經濟措施,保障自己銀包袋袋平安,反而無暇處理窮人關注的民生議題,實際上是聯合富人欺壓窮人的做法。

面對以上指控,新制度廢除了上述直接連繫私企薪酬的計算方法,改為參考方法擴至國內一千名富人的年薪,按其中位數薪金再打六折,並取消養老金及政治職務者特別津貼,作為回應反對派的控訴。即使如此,內閣高官收入仍然太高,年薪仍是過百萬美金,而且新制度依然沒有解決偏袒富商之嫌。薪金檢討委員會在作出建議時強調,政治薪金必須富競爭性,鼓勵有志者從政。事實上,「競爭性」的潛台詞除了是吸納人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領導人貪腐的動機。

新加坡國土比香港還要小,經濟增長自然十分依靠國外直接投資及跨國企業業務。因此要促進外商信心,國家清廉的形象十分重要。根據比較國際廉潔程度的「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丹麥與新西蘭的政治廉潔位列全球之冠。緊接著新加坡的東亞城市便是香港了。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排名更是差天共地。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東南亞,泰國、印尼等等成為重災區,其中一個核心原因在於當地官商勾結情況嚴重,高級官員的私人網絡偏佈所有經濟體系,貪污風氣日盛不衰,導致架構失衡之餘,許多行業缺乏競爭力,當地政府更無心推行任何有效改革。新加坡雖然受到牽連,但箇中大部份都歸究於國家對外式的經濟發展模型,相反國內的貪腐程度在新加坡長時間得到壓制。

不過,過去一年執政人民行動黨不斷面臨反對派的挑戰,加上民間萌生出不滿聲音,李顯龍改革的方向必須更加面對群眾,改善民生議題。然而新改革方向仍然略為舊酒新瓶,民眾依舊覺得高官仍然是高薪厚職不知民間疾苦,而富魅力的領導李光耀經已退下舞台,來年執政黨只怕依然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