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5日星期日

安南和平計劃失敗 歐美勢單邊制裁敍利亞


安南辭去聯合國敍利亞危機特使一職,臨離任前不忘指責安理會內部分裂,導致任內提倡的點和平計劃無法實現。安南此行離去,歐美國家的鷹派勢力勢進一步行動封鎖敍國,加強對反對派支援。雖然「人道干預」代價不菲,但安南此去確實移除了軍事行動的絆腳石。

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近年來支持中東國家推翻獨裁政權,分別在伊拉克、利比亞進行軍事介入,並協助反對派系奪權。在安南重返聯合國前,歐美與阿盟對敍利亞政府長期不肯讓步的強硬立場失去耐性,中俄兩國在安理會上又經常反對制裁方案,於是它們內部出現進行人道干預的聲音,企圖介入敍利亞問題並推翻巴沙爾政權。

安南的和平方案為求折衷反對派(包括西方國家)與保皇派(包括中俄)的顧慮,既要求巴沙爾政權尊重人權及展開包容的政治進程,另一方面堅持用和平手段處理敍利亞亂局,強調雙方即時停火,由聯合國監察組織提供人道支援,防止歐美重施故技借北約(NATO)「人道干預」名正言順軍事介入敍國政治。

儘管支持及反對派口裡支持,但雙方顯然不願落實和平方案,促使歐美國家密謀繞過聯合國以武力手段進行政權更迭。土耳其軍機六月在敍國上空墜毀,奧巴馬被揭近來秘密授權中情局支援反對派推翻敍國政權,這些舉動都挑動到巴沙爾神經。

隨著愈來愈多政府支持者轉投叛軍陣營,相信巴沙爾必定會短期內「絕地反擊」,敍國首都大馬士革與北部城市阿勒頗的戰事極可能做成更多傷亡。況且巴沙爾「承認」國內藏有生化武器,歐美國家即使無法從安理會獲得授權發動制裁(因為中俄必定反對),仍然可以仿傚過去介入科索沃及利比亞一樣為干預別國內政獲得廣泛認受性。

雖然北約在過去幾月有許多理由介入敍利亞內戰,然而缺乏有力的合理依據(例如為何土耳其軍機會出現在敍國領空;政府軍與反對軍雙方的人權紀錄備受質疑),出兵無名。而且歐美國家受國內經濟問題影響,經過利比亞一役都不願承擔軍費。

不過,最近國際形勢出現變化,大概會改變北約成員國初衷。一、伊朗作為巴沙爾盟友,指責有國民被武裝份子綁架,似乎暗示將會作出舉動支持政府軍;二、美國總統大選在即,羅姆尼在外交政策上定會針對奧巴馬在人權問題放軟手腳。而且伊朗若有任何舉動,必然刺激以色列。羅娒尼可大打以色列牌,批評奧巴馬犧牲盟友「國家安全」,奪去更多奧巴馬的猶太裔票倉。

安南此行離職,正好放出一個「和平路線非不為也,屬不能也」的訊號,完全放手干預行動。就算歐美不打算將行動升級成「人道干預」,短期內可以預料它們會放棄聯合國的多邊路線,轉而加強單方面制裁敍利亞,向反對軍提供更多軍事物資以及「技術支援」,必要時直接介入敍國內戰。

戰亂促使哥倫比亞「第三勢力」崛起

哥倫比亞西南部考卡地區(Cacua)托里比奧市(Torlibio)近幾星期不斷發生暴力事件,政府的安全部隊與反政府的革命武裝力量遊擊隊(FARC)進行戰爭,造成當地部落村民民不聊生。最終由於雙方對受影響原居民的要求毫不理會,終於促使後者還擊:突襲警察戰略要點,審判叛軍將領,務求將兩者逐出地區。事件重新帶出了哥倫比亞國內的民族問題。

哥倫比亞的原居民在國內地位長時間遭到貶抑,直到九十年代國家重新修訂憲法,賦予所有居民平等權利,他們在法律上的地位才得到提升。但是,制度上的認同並未消去政府與印第安人之間的誤解。

以這事為例,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聞言得悉原居民納薩族人的要求後,曾一度斥責他們「選擇了支持革命軍遊擊隊」,更有流言傳出中央政府在過去數月一直拘捕當地「參與革命活動」的原居民。然而,他們顯然忘記了村民早已飽受革命軍戰火蹂躪,而且後者在考卡地區從事走私販毒業務,對地區治安構成滋擾,當地居民難以對叛軍存有好感。如今無論是政府、親政府的少數民族組織、又或者革命軍同樣無視納薩族人要求,分別透過輿論和槍彈聲拒絕一切撤退的呼叫。如果劇情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反而有助促成國內少數民族團結起來。

根據非政府組織估計,哥倫比亞國內非裔或印第安人占全國四分一人口,與玻利維亞六成原居民的情況有明顯差距。雖然哥倫比亞原居民在參議院內有固定兩席議席,但除此以外,代表原居民的政黨在選舉永遠表現平平,只能擔當議會的極少數派。在這個環境底下,哥倫比亞印第安人的利益不獲主流重視,更遑論仿效玻利維亞由原居民執政。

其中效果最明顯的,便是國內經濟政策。哥倫比亞受到美國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影響,貧富問題日益嚴重。即使桑托斯強調改善國內福利措施,但去年與美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受美國補貼的農業大幅湧入哥國,對許多依賴農業為生的原居民造成經濟衝擊,累積了不少怨氣。一個觸發點大有可能將他們凝聚起來反抗。

而且,在政治制度上,考卡地區確實擁有培育「第三勢力」的潛力。第一、國家修訂憲法後,(諷刺地,政策概念受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中央權力大幅下降,地區政府的自治權上昇,不論行政、立法機關都要向區內選民負責。由於地方利益、政治氣候各有差異,政黨在地區選舉的影響力有限,相反,個人魅力對地方選舉更有關鍵。如果在考卡地區坐擁十一萬人口的納薩族能善用這項優勢,揀選魅力型領袖參選,帶出原居民與經濟政策議題構連,足以組成一股政治勢力。

第二、考卡地區一直是哥倫比亞原居民的「聖地」,過去托里比奧市更多番見證原居民組織政治運動,為印第安人爭取權益。過往這些運動受到各種內部問題阻撓,例如區內原居民的最大組織只關注單一議題─最顯著的包括土地分配不均情況─繼而忽視國內原居民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自治權利。所以,假如政府和叛軍在事件上仍然擺出一副毫不妥協的姿態,這將加快促成國內「第三勢力」抬頭。屆時中央政府推行全國政策,便不得不把原居民利益放入考慮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