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亞洲擺脫核威脅的最佳方法?
北韓近日強硬回應美國上週派出B-52轟炸機演習挑釁刺激,會否促成部份網上評論口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暫時仍然存疑,但是朝鮮核問題自冷戰結束後對東亞地區安全長期製造不穩,一直透過「邊緣策略」(Brinkmanship)爭取國家利益,對六方會談等多邊合作機制模稜兩可,周邊國家對北韓可謂束手無策。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屆上任以來本欲冷淡處理北韓威脅策略,但礙於與南韓、日本的同盟關係,始終不能太過抽離,最終還是身陷泥淖。
許多學者已經就核擴散議題提出各種應對方法,當中猶以新現實主義大師華爾茲(Kenneth Waltz)去年就伊朗應否擁有核武的見解最為顯著。華氏認為美國及以色列應該支持伊朗加入核武俱樂部,好讓德克蘭政府滿足保護自己國家安全的需要,從而與以色列達到「共同毀滅」共識,產生互相制衡的效果,反而有助地區穩定及安全。
華氏的理論自然有值得參考的地方,不過近日北韓的反應開始令人質疑平壤政府的理性程度是否足以令金正恩政權甘願接受「共同毀滅」原則規範,特別是平壤政府的行為甚有可能顛覆外界對北韓政權穩定的認知。因為假如不幸發生核戰爭,關島受襲,對美國的威脅不至致命,反而會鼓勵美國以強硬手段回應,透過美國第七艦隊及美韓同盟進行大規模還擊,中國基於維穩需要,對北韓會否全力支持,又或者是「明撐北韓,暗反金家」,這都是未知數。以現況為例,即使北韓連串舉動純屬虛張聲勢,但造成的緊張氣氛有機會導致擦槍走火,仍然會挑動戰局。無論如何,持久戰事對中美朝韓都不會提升安全度,甚至有違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
事實上,北韓對地區安全最大的挑戰並非在於核武器這個客觀存在,而是周邊國家對北韓政權的不信任以及它們將「無核化」信作為穩定地區安全的靈丹妙藥。北韓之所以成功震懾其他國家,就因為大家都深信核武破獲力驚人,而並非因為它「非理性」的表現行徑。若果今日北韓持有的只是常規武器,我們幾乎肯定沒有其他國家會關注朝鮮半島問題。所以,倘若國際社會不再視擁有核武為一件太新奇刺激的事,又或者當北韓「接受」核武並不能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它便自然減低對核武的依賴。
這種想法雖然聽似不著邊際,但過去卻非無先例可尋。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國前任總統列根的「星戰計劃」,僅靠宣傳和傳播吹捧出一套當時並不可行的防禦系統,令其他國家包括主要對象蘇聯信以為真,核彈頭頓時成為廢物,促使莫斯科投身軍備競賽,結果經濟破產,不得不與美國進行談判和實施改革。同一道理,以北韓現時的狀況,核彈已經是唯一可依賴的最後及唯一殺著,假如這武器根本不能為國家安全帶來增值,平壤的核威脅很大可能就會迎刃而解。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