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日前在網上訪談中提及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強調中國目前的外交政策為人民服務,由政府媒體相互合作,鼓勵社會各界參與,並向外國公眾推廣國家的政策理念。他更明言公眾是外交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藉此消弭外國對中國的誤解。
所謂公共外交,與一般大眾認識的官方外交有所分別。雖然兩者同樣以政府為主導,不過後者傳達方式往往局限於對方政府,相反前者則以國家民眾為對象,透過他國民意影響兩國關係。
美國是最先提出「公共外交」這套詞彙的國家,儘管細節不一,不過整體上認同政府以媒體或者文化交流重新包裝美國對外政策,宣揚美國文化,藉此贏取對象國家民眾歡心。聽似玄之又玄,實際上電影院大銀幕播放的荷李活猛片、政黨的海外實習生計畫,只要政府從中參與策劃,同樣可以是公共外交途徑。這種外交手法最理想的結果就是使得外國建構一種「美國=強大+興盛+自由+民主」的方程式,取代其擴張外交政策可能引伸「美國=霸權+帝國+掠奪疆土」的反效果。當中意味與中國統戰策略甚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政府近十年間致力經營「和平崛起」,不但推動博鰲亞洲論壇這類民間色彩濃厚的場合,促進民間外交,甚至參與製作電影行業,設立孔子學院,歌頌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友善形象,借此制衡西方國家及鄰近地區的「中國威脅論」,成效似乎未如想像中有效。根據佩尤民調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的統計數字,去年較多國家對中國好感度有所提升,然而不滿中國的數字仍然相當牢固。這自然與西方媒體取態有一定關係。再者每逢選舉季節,「中國牌」仍能炒熱,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很易便可回復舊有狀態。
不過更重要的,卻是中國近來政策「表裡不一」,一面高唱「和平發展」的溫柔曲調,另一邊廂,解放軍卻加碼開發軍備,積極進行軍事現代化。過去兩年,中國面對南海問題更有摒棄鄧小平時代「韜光養晦」的外交方針,更有跡象顯示軍方打算強硬處理有關爭拗。中國的取態與9/11後的美國獵巫式反恐手法一樣,跟友善形象沾不上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